建筑材料工业是支撑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制品和消费品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产业,也是支撑国防军工、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肩负着“大国基石”的重要职责。
广大建材企业正大力推进以碳减排为主线的全面转型发展。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逐步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非化石能源替代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储能技术等;开发和挖掘技术性减排路径和空间,探索建筑材料行业低碳排放的新途径,优化工艺技术,研发新技术,完善并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汇技术,同时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加强能耗的控制和监管;发挥建筑材料行业消纳废弃物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副产品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循环利用率和利废技术水平;着力推广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技术,大幅度提高燃料替代率……从“一零”起步,向着“六零”不断迈进,不断推动行业向着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整体协调前进。
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年间,我国建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材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水泥、玻璃等传统建材行业告别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逐步走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新路。
新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重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建材人的拼搏奋斗,我国建材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完整工业体系,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30个行业小类,298类、1013种产品。当前,我国建材企业约22万家,从业人员860万人,全行业总产值超过7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全行业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把握世界建材发展大势和科技进步方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材行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夯实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坚持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成就显著,一系列核心技术装备已实现国产化,扭转了部分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首条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突飞猛进,面向国际前沿科技、面向建材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与行业的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颠覆性、迭代性、紧迫性的科技攻关项目及成果层出不穷,有力支撑了我国建材行业的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十年间,建材行业评出科学技术奖310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耐烧蚀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多向预成型体结构设计、控制、制备及应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二等奖。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完成的“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低碳工程设计与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的“碳纤维密度气体置换测试方法研究及国际标准研制”、武汉理工大学完成的“梯度复合材料的膜层组分设计界面结构调控及其功能特性优化”、清华大学等完成的“高性能碳基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基础研究”、济南大学等完成的“基于表面/界面纳米SiO2调控的高性能/多功能水泥基材料”等90余项行业成果荣获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建材行业专利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多项专利技术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高透气量非织造布覆膜滤料、其制备方法及其所用的覆膜装置”,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玻璃纤维组合物及其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等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绿色低碳谱写生态新篇章
建筑材料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创新发展的行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天的建筑材料行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人类社会进步、与环境相容的要求也正在日益提升。
绿水青山中的现代化水泥工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建材行业形成共识,在新发展理念驱动下,政策、技术、标准等形成合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十年以来,建材全行业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量超过15亿吨,160余条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了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弃物等装备。建材工业余热余压年利用量已超过4亿百万千焦,年余热发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按各年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计算,相当于每年为全社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万吨以上,其中,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发电达到可装生产线的95%,平板玻璃在产生产线已全面配套余热利用设施。截至目前,已有340余家建材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名单,226种建材产品入选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全国发放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证书1157张。
节能玻璃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发展绿色低碳建材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动绿色建材创新发展,鼓励绿色建材在农房改造、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优先应用,并认证绿色建材58个大类产品,绿色建材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了8个绿色建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建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发展绿色建材提升到国家层面;2015年工信部与住建部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十年以来,我国已形成较完善的绿色建材产品体系,绿色建材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在工信部等国家六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推进的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新形势、新格局、新任务,对当今的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2020年明确提出了“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植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萌生于五大新发展理念,建立在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具有动态、发展、创新、人文的特征,突出了建材人的价值追求。以“造福人类”作为建材行业发展的终极目的,让建材行业成为“环境友好、员工满意、社会信赖、国家需要、与时俱进”的“宜业”,打造“与技术迭代同步、与标准提升吻合、与生态环境相容、与市场需求相配、与文明发展相伴”的尚品。建材行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060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2021年年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率先向全行业发出《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明确提出“我国建材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重点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率先发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和《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是我国工业领域首个提出碳达峰目标并发布碳排放报告和碳排放核算办法的行业,为指导建材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有效决策依据和工作支撑;2021年年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从绿色节能、能源安全、资源综合利用、低碳、清洁、智能六个维度,提出建材行业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员工“六零”示范工厂概念,以此为标志和要求,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行业树立新的创新发展目标,得到了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响应。
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纯化示范项目
助力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年间,我国建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材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水泥、玻璃等传统建材行业告别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逐步走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新路。
智能化建筑陶瓷生产车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怀建材工业的发展,2016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等一系列引导、鼓励和支持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为新时期建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建材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材行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理念持续转变,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产业链价值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材行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7.2%,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产业规模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第一大产业;2018年,建材加工制品业产业规模首次超过基础材料产业,且比重持续扩大;2020年,规模以上建材行业中加工制品业占比52.0%,比2012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建材加工制品业与基础材料产业和采石采矿业比例由2012年的0.6∶1上升至2020年的1.1∶1,其中,水泥制品产业规模达到水泥产业的1.8倍,技术玻璃产业规模达到平板玻璃的2.4倍,建材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规模达到采选业的7.6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规模化发展效应逐步显现,企业活力和效率不断增强,水泥等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海螺集团、金晶集团、华新水泥、华润水泥、上海建材集团、中国南玻、新明珠集团、东鹏陶瓷、惠达陶瓷、九牧集团、建华建材、东方雨虹等企业迅速成长,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中材科技、江苏苏博特新材料、中淳高科等一批行业企业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新建材、中国巨石、中材国际等企业以及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超薄触控玻璃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
绿水青山中的现代化水泥工厂
这非凡的十年,是建材行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辉煌成就的十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建材行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铭记党的功绩,坚持党的领导,弘扬建材精神,紧紧围绕“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以“双碳”为主线的全面转型发展,全面开启建材行业的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免责声明:来源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版权争议,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处理。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欢迎大家关注绿建投!
绿色建筑投资促进分会介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投资促进分会简称“绿建投”,亦称“绿促会”,是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直属专业分会,在国家民政部登记备案,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务指导。